佛学千问

什么是警策,用于警策的法具有哪些?

2016
01/28
17:42
评论
    警策是指警示策励,精进修行之意。警策法具是用于纠正僧众于坐禅之怠惰、瞌睡、姿势不正之警醒用具。香板、竹篦、禅镇、禅杖、禅带以及由日本传回中国禅宗的“警策棒”都为常见的警策法具。

    香板为长扁平形木板,大小、形状、重量不一,通常长约四尺二寸,上幅稍宽,约二寸左右,柄部圆形。针对冬夏所穿衣服厚薄不同,冬日所用多为硬木所制,夏天则用软木制成。

香板

    警策的方法,禅师先轻打瞌睡者之右肩,以示预告,后再重打予以警觉。受者合掌谢之,打者则横持警策问讯。晨朝诵经、问答或挤斥挂单之僧侣时亦用警策,有时师家或以竹蓖代替。

    竹篦是中国早期禅林中师家指导学人,手持之物,作为点醒学人悟道之工具,又作竹篦子,长约四十五至五十厘米,乃剖竹作无弦之弓形,手握处再卷藤涂漆。一般引申为开掌打人。又于禅林中,师家或禅徒以针锋相对,参究禅机之际,师家或首座持竹篦以参禅问答,称为竹篦商量。


竹篦

    竹蓖子便捷,用来顺手,又不会打伤学人,是很合适的法具。现代首座论法时仍有沿用此具。日本的禅林间也使用此法具。

    禅镇、禅杖与禅带都是坐禅时警策睡眠的器具。

    禅镇的由来见于《十诵律》中的记载:“佛世时,有比丘于众中昏睡,佛陀说:‘后以水洗头警醒。’如果昏睡仍不止,可以用禅毡掷之。如果仍睡不止,如此可用禅杖警策。”如果还是没有用,诸比丘依旧沉睡,则可用禅镇。

    所谓“禅镇”,究竟是如何呢?《释氏要览》说:“禅镇,木版为之,形量似笏。中作孔,施纽串于耳下。头戴去额四指。坐禅人若昏睡,头倾则堕。以自警”。


禅宗法器 禅镇

    又《行事钞资持记》说:“禅镇如笏,坐禅时镇顶。镇作孔施纽,串耳上。睡时即堕地。佛言:‘一堕听舒一足,二堕听舒二足,三堕应起经行。’”

禅杖
关键词: 警策 香板 竹篦 禅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