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千问

磬有何功用?

2016
01/28
17:38
评论
    为铜制钵形的法器,敷褥而安放于 一定之台上,以桴敲击。又称作鏧子或鏧,于法会或课诵时,作为起止之节。
 
    《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》卷下《佛衣服院》条云:“有一铜磬可受五升,磬子四边悉黄金,镂作过去佛弟子,又鼻上以紫磨金为九龙形。背上立天人像,执玉槌用击磬,闻三千世界。”由此可知,古代印度祗洹精舍之一院已设有铜磐。
 

    在我国宋代以后,磬多被用于禅林中。《敕修百丈清规》卷八《法器章》中说:“磬,大殿早暮住持知事行香时,大众看诵经咒时,直殿者鸣之;唱衣时维那鸣之;行者披剃时作梵睹梨鸣之。”同书卷五《大众章·沙弥得度》条云:“作梵暗梨鸣大磬作梵。”现今则普及于一般寺院,各寺佛殿中均安置之,是早晚课诵、法会读经或作法时不可或缺的法器。磬有大、小之分。一般安于佛殿之大磬,口径多在一尺到二尺间。


关键词:

相关问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