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千问

三衣作为法器有何功用?

2016
01/28
17:40
评论
    佛教戒律的规定,比丘所可拥有的三种衣服.谓之三衣。即:僧伽梨、郁多罗僧、安陀会,此三衣总称为支伐罗。由于三衣依规定须以坏色(浊色,即袈裟色)布料制成,故又称为袈裟(梵文kasaya)。

    依佛制,初期的出家者须过质朴的僧团生活,因此在个人物品方面仅获准持有三衣一钵、座具及漉水囊,其中,尤以三衣一钵为出家者最重要的持物。

    《四分律·行事钞》卷下之一亦说三衣是贤圣沙门的标志,钵为出家者的用具,非俗人可用,应执持三衣瓦钵,即是少欲少事。或略称衣钵。至后世,比丘临入灭时,常将此衣钵传与门人,作为传法的信物。也因此,才有称呼主要弟子为“衣钵传人”的称谓。

    现对三衣详细介绍如下:


    1.僧伽梨:即大衣、重衣、杂碎衣、人聚落衣、高胜衣,为上街托钵或奉召人王宫时所穿之衣,由九至二十五条布片缝制而成,又称九条衣。


僧伽梨


    2.郁多罗僧:是专为掩盖上半身而披的,规定可用七块布缝成,因此准于上述,也称七条,即上衣、中价衣、入众衣,为礼拜、听讲、布萨时所穿着之衣。


郁多罗僧

    3.安陀会:即内衣、中宿衣、中衣、作务衣、五条衣,为做日常劳务时或就寝时所穿着。规定用五块布缝成,掩盖腰部以下。


安陀会


    而比丘尼除此三衣外,另加僧祗支及厥修罗,合称比丘尼五衣。

    僧祗支,即覆肩衣,穿在三衣里面,里覆左肩与两腋之衣。厥修罗,即下裙,覆于腰部之衣。

    另与三衣配合使用的还有衣囊,为僧人收拾三衣的囊袋,又称衣袋、盛衣、打包、三衣袋、袈裟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