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千问

“度牒”制度是什么时候产生的?

2016
01/31
17:36
评论
    “度牒”制度,通常认为开始于唐代,当时度牒由尚书省的祠部下发,因此又称之为“祠部牒”。

    所谓“度牒”,是指由官府下发的,证明僧人身份的文件,也可说是准许僧人出家的许可证。“度牒”制度,通常认为开始于唐代,当时度牒由尚书省的祠部下发,因此又称之为“祠部牒”。据《佛祖历代通载》记,唐玄宗天宝五年(公元七四六年),制天下度僧尼,令祠部给牒。


清代宗教度牒:佛敕三皈五戒文牒

    度牒的作用,原本是证明僧人的身份乃为合法,但度牒制度颁定不久,其作用便产生了异化,僧人要拿到度牒,除了需办手续之外,还得上缴一定的“香火钱”。于是,朝廷和一些权宦、官吏,把出卖度牒作为聚敛财富、搜刮民脂民膏的手段。如唐玄宗时爆发安史之乱,权臣杨国忠便乘机聚敛,派御史崔众在太原纳钱度僧尼道士,旬日之间,获钱百万。唐肃宗时,朝廷为筹集军饷,又采纳丞相右仆射裴冕之策,下令卖官鬻爵,在各大府置戒坛度僧尼,用出卖度牒收入以充军饷,这被认为是鬻牒之始。
关键词: 度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