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千问

什么是“相轮”?

2016
01/29
09:02
评论

    相轮是指佛塔的轮盘形建筑部分。又称为“承露盘”、“露盘”、“轮盖”。


    相轮本来是印度塔的形式。初于印度,在“平头”中安奉佛舍利,再于其上设盖以覆护供养之,此为露盘的起源。露盘的基部,为半圆球状的覆钵,原来的塔身相当。其上之“请花”,又称受花,为塔身顶上之平头,平头之上有伞盖,累增其数,共为九轮。


相轮
相轮


    印度的山崎佛塔与各种塔形,均属上述形式,传至中国以后,变成多层的塔,而塔顶上的形式仍承袭此一形式。


    在日本,则以平头称为露盘。以五重塔而言,露盘之上,依次为覆钵、请花、九轮、水烟、龙车、室珠等各部分。又日本一般木造塔婆常因相轮的长短而影响塔的造型。古代的相轮长于塔身,近世者往往短于塔身。


    “相轮”一名,见《晋书•佛图澄传》,及《梁书》卷五十四《建康阿育王寺塔》条。前者有“澄日:相轮铃音……云云”一语,可见古代相轮下有铃,与洛阳永宁寺塔的露盘相同。而赵州柏林寺塔,则与《佛图澄传》记载一致。如果仅造立相轮的部分,将其建构成为塔柱的形状,来代表塔,则称之为“相轮樘”,略称为“轮堂”。即是以青铜或铁等铸造相轮,多于其中安置经典。《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》中说:“造作一大率堵婆,写此陀罗尼并经,置于相轮樘中。”关于此一名称,据《希麟音义》卷六中说:“轮樘,下泽耕反,字书云樘柱也,亦作橖。说文亦云柱也,从木堂声。案轮樘即塔上露盘之柱杆也。”

关键词: 相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