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千问

印度佛塔有什么特点?

2016
01/29
09:03
评论

    通常认为,印度的佛塔是由墓室演变而成的一种穹隆形建筑。在顶点之下数尺一般是放置佛陀的遗物或者佛教的圣物的小室。


    早期印度的佛塔,在迦毗罗卫国与舍卫国早有拘留榛佛、拘那含牟尼佛、迦叶佛塔的建造。而释迦牟尼佛的遗骨(舍利)被分为八份,各个造塔供奉。其中之一由释迦族所造的塔,近年在尼泊尔国境发现。此外,据说为阿难等佛弟子所造的全身塔或碎身塔,今尚在印度阿摩罗瓦齐、巴路特、山崎等地,据推定系公元前二三世纪左右所建造。属于阿育王时代的建筑,如同山崎塔一样,至今还保存着几近完整的塔形。


山崎塔

山崎塔

    通常认为,印度的佛塔是由墓室演变而成的一种穹隆形建筑。在顶点之下数尺一般是放置佛陀的遗物或者佛教的圣物的小室。


    最早的斯屠巴建筑的发展,包括在半球体的表面砌筑石块,再加上一个有栏杆的升高的基座,以及为进行仪式所需要的梯级。在地面上则以较大的围栏封闭着有基座的圆形的斯屠巴,通常都有一或者四道装饰丰富的牌门。这类基座、栏杆、牌门在公元前一二0至公元一00年完成或者分别地完成。


    而塔的另一个译名“达高巴”,或者“帕高达”,则是指后期在印度庙宇中发展起来,略近于三角形的尖塔。印度古塔多内部积累土石,外部蔽以板石或泥灰。半球形覆钵式即印度古塔的形制,其最重要的遗构可见于山崎遗迹,塔的最中心埋藏舍利容器,四周围以栏杆,塔门敞开。


    通常古塔平面的直径比塔的高度大,这是其最大特色,其后始逐渐增高。如犍陀罗式建筑,在数重基坛上的覆钵式塔,其圆筒高已显见增高,且基坛呈方形,凡此皆由纯粹古塔形制变化而来。

关键词: 印度佛塔 佛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