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千问

“一苇渡江”是真的吗?

2016
02/13
11:46
阅读量收藏禅宗
评论
    “一苇渡江”是关于菩提达摩禅宗思想的典故。
    据载,当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罗传授“正法眼藏”(普照一切的根本佛法)给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的时候,般若多罗对菩提达摩说,期望你在我圆寂以后六十年,将此正法眼藏传播到中国去,普度众生。于是,菩提达摩信守般若多罗的遗训,在梁武帝普通年间(公元五二0至五三六),乘船东来,从南海上岸,当时的南海刺史萧昂,热诚地接待了菩提达摩,并上表梁武帝。梁武帝萧衍接到上表后,派专人迎菩提达摩至建康(今南京)。
    梁武帝一向对佛教颇有兴趣,当政时致力于建寺、造像、写经、度僧,因此一见达摩便问:“我做了这么多事,有什么功德?”达摩却淡然地回答他:“没有功德。”梁武帝继续问:“为何没有功德?”达摩答道:“这些是有为主事,非实在的功德。”梁武帝再问:“何谓圣谛第一义?”达摩答:“廓然无圣。”梁武帝见达摩不遂他的意,便不再搭理达摩。达摩也感到机缘不契,便决计离建康北上。

    据载,达摩离开皇宫以后,梁武帝把他和达摩的问答转告了他的师父志公禅师。志公禅师一听,对梁武帝说,达摩的启示太好了,他便是观世音菩萨乘愿再来,传佛心印。梁武帝懊悔不已,当即派兵追赶达摩。达摩正好走到江边,回头忽然瞅见一队人马追来,于是顺手折了一枝芦苇,掷在江中,脚踩芦苇,悠然北去。这便是有名的“一苇渡江”典故,后世文人墨客常以此做诗画的题材,在民间广为传诵。

۲۲۲nZ菩提达摩的事迹和禅法思想的记述,大多出自后代禅僧们的猜想。作为历史人物的菩提达摩,今日最可信以为据的是道宣的《续高僧传》。

关键词: 一苇渡江 菩提达摩

相关问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