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千问

马在佛经中有何譬喻?

2016
01/29
09:44
评论
    佛教中常以马来比喻众生的心念,即是指心意驰放不定,如风狂奔之野马。马也用来比喻众生的根机四种分别。
    马,属马科哺乳动物。最早的马祖先化石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始新世地层中发现,四足来有五趾,被称为始祖马。现在的马其中一趾已经退化,其后裔体形渐大,形态亦有变化,使用一趾站立,趾外包蹄,有保护作用。
    经典中常以马来比喻众生的心念,如“心猿意马”,即是指心意驰放不定,如风狂奔之野马。马也用来比喻众生的根机四种分别。《杂阿含经》卷三十三中,就列举四种马,来比喻四种人悟道的层次:1.第一良马仅只须顾视鞭影,即善能观察御者形势、迟速、左右,而随御者之心;比喻听闻其他聚落男女的疾病乃至死亡的无常苦,能生起恐怖而依此正思维的众生。2.第二良马不能顾鞭影而自觉察,若以鞭杖触其毛尾,则能观察御者的心;比喻眼见其他聚落男女的老病死苦,能生怖畏而依正思维的众生。3.第三良马不能顾影及触皮毛而知察驾御者心之所念,必须以鞭杖稍侵皮肉,始能警觉而随御者之心;比喻须眼见聚落中善知识及亲近的人受老病死苦,方心生厌怖而依正思维的众生。4.第四良马不能顾视鞭影及触皮毛、稍侵肤肉,要须以铁锥刺身伤及肤骨然后方惊,牵车着路始随御者之心;比喻必须自身亲受老病死苦,才会心生厌怖而依正思维的众生。
    除此之外,马也被用来比喻佛陀的相好,如马阴藏相。
    密教的五部座之一中,也有所谓的马座(梵名avasanam),指马上安署莲花的台座。南方宝生如来即坐于此座上。

    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有马头观音,为八大明王之一,是密教胎藏界三部明王中,莲华部的忿怒持明王。在六道中是畜生道的救主;


马头观音

    马鸣菩萨,为付法藏第十二祖。其之所以名为马鸣菩萨,与马有很深的因缘,据说他在西北说法时,竟然使得马匹即使饿了也不吃草料,只专心听法,连马都了解他的音声,所以就称他为马鸣。


马鸣菩萨

关键词: 佛教动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