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千问

佛教造像与道教、儒家造像有什么关系?

2016
02/13
13:11
评论
    在封建经济和封建文化高度发达的宋代,无论是外来的佛教还是中国的儒教、道教,都已被看作汉民族可以接受的宗教。

    就佛教造像来说,早期造像还多少具有一些西方格调。北魏孝文帝以后,中国化的趋势逐渐明显,开始形成有别于西域的新特点。佛的服饰、容貌、坐具乃至题材主旨,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。


    道教诞生于汉代,但因黄巾起义遭遇武力镇压而一度衰落下去,佛教乘此时机,得到迅速发展。进入魏晋南北朝年代,佛、道二教都有蓬勃发展。至迟在十六国后期或南北朝初期,道教始出现造像。最初的道像,曾深受佛教的影响。从坐式、花纹、组合关系,及至发愿文的格式,许多地方都是沿袭甚或模仿佛像样式。早期道像还存在佛、老同龛的现象。以当初的历史条件来看,这是不难理解的。道教为了争取信徒,仿效佛教制造偶像,企图与之分庭抗礼。但在这种斗争中,早已埋下了殊途同归的种子。因为不管是佛像也好还是道像也好,都得为中国人接受,都得走一条中国化的道路。
    这一现象,在封建经济和封建文化高度发达的宋代,表现得尤其明显。理学勃兴,成为宋以后封建思想的脊梁。理学是儒家学说吸纳佛教禅宗某些教理,援佛入儒的产物。水路法会和水陆画的兴盛,与此也不无关系。三教合一造像,应时而生。妙高山、大足石篆山等处石窟,涌现了最早的三教合一造像,释迦牟尼等诸佛与孔子、老子及其门下十哲,同居一座石窟,甚至同处一龛。一些民间的能工巧匠,也同时雕造儒、释、道三教造像。至此时,无论是外来的佛教还是中国的儒教、道教,都已被看作汉民族可以接受的宗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