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在佛经中有何记载?
因为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尤为密切,所以,茶在禅林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
一般茶树高约六尺多,叶子为长椭圆形,有锯齿,在秋末叶间开花,白色有花梗,花瓣五瓣、果实扁圆,呈三角形。茶有很多品种。日本的茶是小叶,树高也只有二米左右,可是阿萨母茶的树高能达到十八米,有如山茶树的大树。
茶
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尤为密切。在《洛阳伽蓝记》中,也有关于茶的记载。茶在禅门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而关于茶的礼法、做法,在《禅苑清规》或《禅林象器笺》有详细记述。在禅门,当本师释迦牟尼佛,以及祖师的忌日时,在其像前做“献茶”、“献汤”。所谓献汤系指蜜汤,是将蜂蜜或石蜜溶解在热水里。现在都是使用热水溶解白糖。
在禅林中,住持用来接待客僧,或供给山内大众喝茶(行茶)时使用的场所称为“茶堂”,管理茶的役僧叫“茶头”,在一般的寺庙也会以三天二夜或四天三夜的时间,举行“参禅会”或“辩道会”,在此前后会做行茶。将要举行行茶时会敲大鼓通知大众,称为“茶鼓”。
住持供茶请众僧时,请客侍者巡堂以促吃茶,称为“巡堂请茶”。在《敕修百丈清规》卷七《方丈四节特为首座大众茶》条:“挂点茶牌,长板鸣,请客侍者入堂,圣僧前烧香一炷,大展三拜,巡堂一匝,至中问讯而退,退之巡堂请茶。”又于丛林中,凡于每月朔、望之日所行之行礼茶事,称为巡堂行茶。
禅宗有所谓“相看茶礼”,即禅林称拜会、拜谒为相看。住持与拜谒者相对入于茶堂内,并以茶水招待之,称相看茶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