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千问

为什么印度早期佛教艺术中没有佛像?

2016
02/13
13:02
评论

    印度阿育王时期(公元前二七三至前二三二年),开始把佛教教义衍化为故事和雕刻绘画予以艺术呈现。但有一个现象很有趣:在公元二世纪以前,佛教艺术品中并没有佛的形象,而是在佛陀生前所经之处刻一个脚印,说法之处刻一个法轮、宝座和菩提树,等等。


    直到犍陀罗艺术时期(从公元二世纪开始),才出现佛陀的形象。这一时期,大乘佛教开始兴起,允许民众礼拜佛像,而犍陀罗地区长期受希腊文化影响,原先就有偶像崇拜的习俗。早期的佛像因受希腊神像艺术的浸润,带有浓郁的希腊风格。公元三世纪时,犍陀罗艺术影响了南部印度的阿玛拉瓦底艺术,在南印度的佛教艺术品中也出现了佛的形象。
    早期佛教认为,佛陀是超人化的,不能具体而微地表现其相貌。所以早期佛教艺术品表现佛前生(本生)和今世生平(佛传)的浮雕绘画,都用的是象征手法,并没有直接表现佛陀的形象。
关键词: 印度 佛教艺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