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千问

什么是石窟艺术的“平城模式” ?

2016
02/13
13:07
评论

    云冈石窟是新疆以东出现最早的石窟群,又是当时治理北部中国的北魏皇室、显贵招聚各地技艺和人力、物力营建的,所以它所开创和不断发展的各种崭新模式,自然地成了当时北部中国石窟开凿所参照的样板,进而演变为石窟开凿的一种模式,人称“平城模式”。

云冈石窟
云冈石窟

    这种模式影响所及,东自辽宁义县万佛堂石窟,西至陕、甘、宁各佛寺的北魏石窟,甚至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石窟也包括在其中。云冈石窟的影响,其范围之广和持续时间之久,均是任何其他石窟无法比肩的。云冈石窟北魏时期的洞窟,由于当时的社会政治、文化等元素的变动,呈现出阶段性的递进,“平城模式”也随之变化。通常把云冈石窟的发展分作三阶段。

    第一阶段包括十六至二十窟,即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(公元四六0年)开凿的昙曜五窟。这一阶段洞窟形制均是椭圆形平面、穹隆顶的仿印度草庐形式。窟内造像大多是三世佛和千佛。主像体形高大,占据窟内一大半面积。造像形象宏伟、矫健,容貌方圆,深目高鼻,短颈,宽肩厚胸。佛像的服装分右袒式和通肩式两种。
    第二阶段的时间是自文成帝之后至孝文帝迂都洛阳以先。主要洞窟有五、六窟,七、八窟,九、十窟,一、二窟和十一至十三窟五组。这一阶段洞窟形制平面多为方形,窟内分前后室,有的窟在中央设塔柱。窟内壁画雕刻不像第一阶段那么单调,只有千佛;而是上下重层,左右分段,开龛造像,窟顶雕出平蓁棋。造像中巨型佛像少了,造型也不像先前宏伟,但是造像的选材多了,还出现民间供养人行列。造像的面容由丰润趋于长圆,躯体健壮适中。
    第三阶段自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至正光末年(公元四九四至五二四年),这一阶段中小型洞窟较多。布局多姿多彩的小龛遍布云冈各处。洞窟内里日益方整,流行的窟式有千佛洞、塔洞、三壁三龛式和三壁重龛式。佛的面部清癯、长颈,削肩,整个身形修长、秀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