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门关内外的佛教艺术有哪些不同?
随着商队、使团的进出阳关、玉门关,佛教及其艺术也随之传进汉地。在古代异常艰险的交通条件下,对旅行者而言,“西出阳关”意味着生离死别,“生还玉门”则象征着重归故里。因此,玉门关内外的佛教艺术,也就必然存在着迥然异趣的风格。
试以早期敦煌莫高窟艺术为例,略予分析。早期敦煌莫高窟艺术,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,呈现出两种大相径庭的艺术风格,这便是十六国(北凉)北魏前期的西域风格和北魏晚期、西魏、北周时期的中原汉地风格。
敦煌莫高窟十六国及北魏前期的洞窟,内容简略,主体为常见于龟兹石窟的因缘、本生故事和弥勒像。人物造型朴拙,比例适中,面相丰润,肢体壮实,神态端庄恬静,亦与龟兹壁画无异。菩萨一般戴宝冠,露上身,帔衣长裙,衣冠服饰尚且保留着西域和印度的风格。绘画技法采用表现人物立体感的凹凸晕染明暗法,以及突出温暖沉厚色调的土红色烘衬法。这种西域式风格,显然受到了以克孜尔石窟为主体的龟兹佛教艺术的影响。
北魏莫高窟251窟
北魏晚期之后的敦煌莫高窟,涌现出了面貌清癯、峨冠博带、眉清目朗、神采俊秀的新形象,风格为“秀骨清像”所统一。从题材内容、思想主旨到艺术风格,都受到了汉地的影响。尤其是,诸如东王公、西王母和伏羲女娲这类华夏传统神话题材,也堂皇地进入了石窟佛殿。土生土长的题材与佛教故事画汇聚一室,形成了“中西合璧”的格局。
九色鹿本生故事画 莫高窟第257窟